综合新闻
首页» 综合新闻【彩色思政·蓝色篇】专业赋能+实践育人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更新时间:2025-03-13 16:21:00 来源:宣传部、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立足专业特色,发挥学科特长,构建学生成长专业赋能+实践育人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全学段开展科普宣教、高校联学、科研竞赛、企业实践等系列实践育人活动,促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双向融合中,点燃科创热情,强化专业本领,提升创新能力,涵养职业素养,厚植科技强国的报国情怀。
科普宣教:点燃科创报国的火种。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学院以大一年级学生为重点对象,以科普志愿服务为纽带,在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指导下,组建寻梦航天、“增·智”科普、“智”领未来等科普宣教学生团队,组织学生录制科普宣传系列课程,通过网络平台定期更新发布。同时,学生们走进科技馆、学校、社区开展现场科普宣传。在宣讲内容准备和与现场观众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以宣讲带动学习,激发了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动力。
高校联学:提升专业本领的阶梯。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与前提。学院积极加强与行业相关高校的互动交流,与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燕山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成立京津冀十校机械类国家一流专业实践联盟。组织大二年级学生与联盟高校联合开展行业头部企业参观、红色教育研学、专业技能比武、学科主题论坛等活动。在与一流对标中,学生们展风采、找差距、补短板,拓宽专业视野,淬炼专业技能。近年来,学院每年有70余名学生考入联盟学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坚定了投身制造强国建设的决心。
科技竞赛:磨砺创新能力的舞台。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载体。针对大三年级学生专业知识储备相对丰富,且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科技创新的特点,学院积极推进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深度融合。有组织地选拔组建以优秀大三年级学生为主、其他年级学生辅助的科技竞赛团队,通过开展科创知识学习、科创竞赛训练、科创项目交流等活动,孵化众多优秀科技作品,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近五年,学院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300余项国家级奖项。
企业实践:涵养职业素养的熔炉。能够精准对接社会需求、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学院将社会实践与访企拓岗有机结合,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合作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毕业生到敬业集团、河钢集团、长城汽车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对接、行业调研、岗位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接受锻炼,提高职业素养,为其顺利走出校园、走向岗位、服务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学院还大力推动“万生进百企、钢铁筑脊梁”全国钢铁行业院校学生主题实践活动,打造了牧星钢铁寻访团、钢铁实践团两个国家级社会实践队伍。积极响应国家青年实干家计划和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研究生投身基层,在实践中锤炼真学问,用大事业磨砺真本领。
今后,学院将持续完善“专业赋能+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加速实践平台建设,加深专业与实践互动融合,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技创新的能力与科创报国的志向,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