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综合新闻

第七届Domain理论及其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6月3日至4日,第七届Domain理论及其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omai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在我校举行,来自英、法、美、日、意、新加坡、西班牙等11个国家和国内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等33所高校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校党委常委胡永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大学罗懋康教授任程序委员会主席。参会知名代表主要有: EI期刊Electronic Notes in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主编、美国Tulane大学Michael Mislove教授,SCI期刊Semigroup Forum主编、美国Louisiana大学Jimmie Lawson教授、顶级期刊Fuzzy Sets and Systems领域编委Javier Gutierrez Garcia教授和张德学教授,SCI期刊Top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和Houston Journal of Mathematics编委、日本岛根大学校长Hattori Yasunao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拉脱维亚大学AleksandrsSostak教授,伯明翰大学Achim Jung教授,肯塔基大学Guo-Qiang Zhang教授,法国加香高师集团Jan Goubault-Larrecq教授,1986年"国家级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获得者、美国Omaha大学王震源教授,国际著名数学教育研究组织SMAPP的联合首席研究员、2000年ISI世界经典引文奖获得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东升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湖南大学李庆国教授,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西教育学院副院长徐晓泉教授等。

    本届会议选择在我校召开,是国际该学术领域对理学院姚卫教授研究团队近年来所取得突出学术成果的肯定,也是学校教学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展示,对于促进Domain理论发展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是我校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一次良好契机。

    校科研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背景链接】
    Domain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图灵奖得主Dana Scott提出,旨在为计算机科学中的程序设计语言、特别是函数式程序语言提供数学模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Domain理论日趋完善,在计算机科学和诸多数学分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中国是Domain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四川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扬州大学等高校已形成研究中心,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Domain理论及其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omai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是在中国定期举办的研讨Domain理论研究进展的国际会议,该系列会议始于1999年,现已经成功地举办了6届,第一届于1999年在上海,第二届于2001年在成都,第三届于2004年在西安,第四届于2006年在长沙,第五届于2009年在上海,第六届于2013年在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