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科大
首页» 媒体看科大【河北工人报】“非知名学者”韩春雨“火”了
更新时间:2016-05-19 00:00:00 来源:河北工人报
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而这项技术有望媲美甚至超越当下炙手可热的美国CRISPR-Cas9技术,成为新一代"基因剪刀"。
一时间,学术界和公众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有着"非知名学者"身份的副教授身上。寸头、户外装,第一次见到韩春雨的记者,几乎不会将他与发现新的基因编辑工具NgAgo的副教授联系在一起。
■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韩春雨已然成为了"网红"。然而,一朝成名的背后却是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持。
韩春雨本科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农科院,随后在协和医科大读博士。2006年博士毕业时,他的毕业论文发表在《核酸研究》期刊上,至今,这篇论文在业内仍被认为是极具水平的文章。然而,自2006年任教河北科技大学以来的十年时间里,韩春雨未发表任何重要论文,直至近期,他的那篇引发全球生物界轰动的文章发布后,很多人才知道,原来韩春雨蛰伏十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科学的追求。
生活上,韩春雨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他穿的衣服大多是从淘宝上买来的;2008年时,学校本来给他安排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大房子,但他嫌房子离实验室太远不方便工作放弃了,仍选择住在一个离实验室只有几分钟路程的58平方米小房子里。
韩春雨的实验室也像极了他本人的气质,简陋的像是个"小作坊"。他的团队共有3个实验室、一个休息室,每个实验室都摆满了各种器皿和塑料盒,甚至有些是已经喝完的饮料瓶。
■享受每一项科研的过程
新基因编辑工具的研究成果是由韩春雨、他的师弟沈啸以及弟子高峰3人完成的。为了完成实验,韩春雨和两位合作者几乎每天都被实验"牵着走",做一组实验,过六七个小时出结果,哪怕是深夜两三点钟,他们都会兴奋地跑去实验室查看结果。寒来暑往,韩春雨几乎每天都会去实验室,沉浸在科研的喜悦里。"你们觉得很苦?但我每次来实验室的路上,都能看到路边凉亭里下象棋的老人,他们如痴如醉,无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有时我夜里两三点钟下班回家时他们还在下棋,他们觉得苦吗?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不会觉得苦的。"韩春雨说。
论文发表后,所有人都在讨论韩春雨,无论学术界还是媒体、公众,都惊讶于这位"非知名学者"做出的世界级成果。对于人们的惊愕,韩春雨借用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的经典台词回应:"其实,我是一个科学家。"韩春雨说,一个人要想成功,他的内心必定对自己有个定位,无论别人认不认可你,你自己要认可自己。科学家,就是他对自己的定位。
十年来,韩春雨没有任何包袱和障碍,有的只是安静和对他课题的专注。他很享受在实验室的工作,即使这其中面对过很多次失败,他仍认为是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韩春雨的成果轰动了整个世界,慕名而来取经或索取样本的来电和邮件接连不断。韩春雨一天能收到上百封来自全球的邮件,甚至一些机构已经提早行动前来"挖角"。
对此,韩春雨告诉记者,他不会离开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给了我相当宽松的科研环境,给了我极大的学术自由度。实际上,在博士毕业论文发表后的十年里,我没有发表任何重要论文。"韩春雨坦言,河北科技大学给了他潜下心来做自己事儿的机会。
新闻链接:http://www.hbgrb.net/epaper/html/2016-05/19/content_149595.htm?div=-1